为了进一步规范能源与环境学院的课程考核、试卷批阅、试卷归档等工作,满足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持续改进等工作的要求,在《安徽工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管理办法》教学、《安徽工业大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文档管理细则》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本科课程过程性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课程过程性考核管理制度
建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学生平时学习考核评价制度,学生修读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即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比不低于40%。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混合式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全过程考核,除学生出勤考核外,每门课程至少采取三种及以上过程性考核形式。 
课程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本门课程过程性考核实施细则,经系主任和教学副院长审核通过方可实施。课程过程性考核实施细则中应明确考核的形式、内容和要求,并说明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评分权重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情况。
课程开课初期教师应将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形式、内容和要求等告知选课学生。按课程过程性考核要求布置考核内容,督促学生参与考核,并按时完成相关形式的考核。批改作业、组织专题讨论、组织教学实践、开展阶段性测验、查阅学生课堂笔记等,并客观、准确、公正地评定成绩。课程结束后,教师按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计算学生修读该课程总成绩,按时提交成绩。 
二、课程考核审查制度
课程考核需填写《试卷送审表》(附件1),明确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各课程目标的对应考核方式及所占分数比例,交系主任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考核内容是否支撑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各部分指标点对应考核方式所占分数比例是否与教学大纲一致,考核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大纲主要内容的覆盖度,考核内容的评分标准是否清晰明确及上一轮的评价结果是否用于课程教学改进等进行合理性审查,最后给出审查结论(附件1),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课程考核。
试卷送审时需提交空白试卷和试题标准答案,试题标准答案上要有详细的评分细则。
三、试卷批阅制度
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批阅工作,根据试卷参考答案认真批阅试卷,保证阅卷标准的一致性。任课教师完成试卷批阅后,应有同行教师对试卷批改、分数计算等进行审查,并在试卷审核人处签字。
四、课程考核归档制度
试卷批阅工作完成后,任课教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档案的归档工作。考试档案材料包括:试卷、学生成绩单、考试试卷成绩分析表、(a或b卷)样卷、(a或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考试试卷送审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及持续改进报告、试卷批阅质量审核记录表等。
五、学院自查内容及标准
教学副院长每学期组织教学督导对试卷批阅质量进行一次抽查,并填写《试卷批阅质量审核记录表》(附件2),重点检查评价试题质量、试卷批阅、考试档案材料是否齐全等。
责任人:教学副院长、系主任。
参与人:学院教学督导组、部分骨干教师、教学秘书。
审查依据:考试档案材料。
执行周期:每学期一次,期中教学检查期间进行。
审查方式:试卷是否按要求进行批阅、课程考核归档资料是否齐全。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020年11月27日
 
 
附件1:
安 徽 工 业 大 学
试  卷  送  审  表
学年/第   学期:
 
  
   
    | 课程名称 | 
 | 任课教师 | 
 | 
   
    | 课程号 | 
 | 教师号 | 
 | 
   
    | 试卷来源(√) | 考试方式 | 考试时间 | 考试地点 | 考试人数 | 
   
    | 题 库 | 教考 分离 | 任课教 师命题 | 其 它 | 闭卷 | 
 | 
 | 
 | 
   
    | 
 | 
 | 
 | 
 | 
   
    | 1.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 
   
    | 2.考核方式及其权值分配 
      
       
        | 课程目标 | 平时作业 | 大作业 | 实验 | **** | 期末考试 |  
        | 课程目标1 | 0.2 | 0.2 | 0.2 | 
 | 0.4 |  
        | 课程目标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命题说明(命题的份量、综合性、提高性题目情况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考题和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如下(各题对应的指标点占分详见参考答案): 
      
       
        
         |   试题类型 |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3 | 课程目标4 |  
         | 例:填空 | 对应题号 | 分值 | 对应题号 | 分值 | 对应题号 | 分值 | 对应题号 | 分值 |  
         | 
 | 
 | 
 | 
 | 
 | 
 | 
 | 
 |  
         | .......【注:题型由教师自己填写,且应分别就ab卷填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命题负责人:                      年    月    日   | 
   
    | 系(教研室)意见(甲、乙卷要求是否基本相同、评分标准是否可行、考试方式是否得当、考核要求是否与教学大纲相符):             系(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 
   
    | 学院审核意见:         课程考试使用的试卷类型:  甲卷 □       乙卷  □   学院(副)院长:               年     月    日 | 
  
 
 
注:正反面打印,随试卷一并上交学院存档。
 
附件2:
试卷批阅质量审核记录表
 
  
   | 考试班级 | 
 | 课程名称 | 
 | 
  
   | 课程类别 | 
 | 批阅教师 | 
 | 
  
   |   试卷批阅基本情况:   1.批阅教师、审核教学签字                       □有     □无 2.批阅标注                                     □有     □无 3.批阅过程更改                                 □有     □无 4.更改后批阅教师签字【注:批阅过程若无更改本项不填写】                           □有     □无 5.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达成   □未达成 6.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有     □无 7.支撑毕业要求情况                             □支撑   □不支撑 8.支撑的毕业要求指示点达成情况                 □达成   □未达成 9.课程持续改进措施                             □可行   □基本可行   □不可行 10.试卷批阅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注:此表一式二份,一份随试卷存档,一份由任课教师所在学院统一保管。